中国证券网讯据深交所3月14日消息,为全面掌握个人投资者状况,提升投教服务和保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近期,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开展了2009年以来的第9次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活动,形成了《2017年度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延续了历年跟踪调查框架,主要涉及投资者结构、知识水平、投资理念、投资行为、知权与行权状况等多个方面,同时增加了投资者对于2018年股市风险因素以及资本市场热点问题看法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按照证券账户的地理分布状况,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调研地区年龄在18-60岁、过去12个月进行过沪深两市股票交易的15890个样本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涵盖全国307个大中小城市。有关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一、从投资者结构看,中小投资者超七成,新入市投资者呈年轻化趋势,创业板与非创业板投资者结构差异明显。
1.2017年,证券市场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证券账户资产量低于50万元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占比75.1%,较2016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受访投资者证券平均账户资产量为53.9万元,较上年增长2.5万元。
2.2017年新入市投资者中,25岁以下投资者占比28.2%,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55.8%,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31.2岁,而5年前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约36岁,新入市投资者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
3.创业板与非创业板投资者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一是创业板投资者平均账户资产量达63.2万元,显著高于非创业板投资者40.0万元的平均资产量。二是创业板10万元以下的散户所占比例仅为28.0%,明显低于非创业板49.3%的比例。
二、从投资者知识水平看,投资知识水平总体显著提高,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板块的投资者知识水平差异明显。
从投资知识得分看,受访投资者平均69.4分(满分100分),较上年63.1分有明显提升。其中,60分以下投资者占27.4%,较上年降低15%,80分以上投资者占33.1%,较上年提高11.8%。从不同区域看,华东地区投资者平均得71.1分,七大地理区域中保持领先,西北地区投资者平均得分最低,为66.9分。从不同年龄段看,18-24岁的投资者得分最低(66.9分);45-49岁的投资者得分最高(71.2分)。从不同板块的投资者看,创业板投资者平均得分为71.2分,显著高于非创业板投资者平均水平(66.7分)。
三、从投资决策信息来源看,网络媒体和技术指标分析是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但创业板投资者信息获取渠道更为广泛。
1.2017年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的渠道平均为2.8种,较上年2.5种略有上升。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信息渠道依次为“手机上的网络类媒体”(47.6%)、“依据股票价格走势、成交量变化等技术指标分析”(42.4%)和“电脑上的网络类媒体”(42.0%)。
2.创业板投资者在信息获取方面使用的渠道平均为3.0种,多于非创业板投资者的2.5种,表明决策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创业板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公告、金融机构研究报告和技术指标分析等信息来源的使用率平均高出非创业板投资者10个百分点。
四、从投资者投资理念看,投资理性程度总体增强。
1.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接受并逐步形成价值投资理念。调查显示,价值投资类首次超过趋势类和短线交易类,成为投资者占比最高的投资风格类型。其中,长期价值类投资者占比26.5%,较上年提高5.5%;短线交易类投资者占比18.1%,较上年降低5.3%;趋势类投资者占比25.9%,与上年基本持平。
2.投资者在短线交易、过度交易方面的心理偏差正在好转。调查显示,非理性投资者在各种心理描述选项的占比平均下降3.8%。其中,“我宁愿买明天可能涨10%的股票也不买一年后可能翻一倍的股票”降幅最高(7.3%),其次是“我喜欢操作股票,哪天不操作的话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降幅4.9%。
五、从投资行为看,虽然投资理性程度总体增强,但非理性投资行为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1.非理性投资行为发生比例依然较高。各种行为描述选项的非理性投资者平均占比39.2%,发生比例较高的有“投资自己买过的股票比其他股票更容易挣钱”(熟悉偏好,占63.8%)、“自己操作股票比购买基金收益更高”(过度自信,占47.5%)和“我总是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处置效应,40.8%)。
2.追涨型投资者远多于抄底型投资者。调查显示,只有8.5%投资者为抄底型投资者,46.9%的投资者为追涨型投资者,其余投资者没有明确的追涨或抄底倾向。
3.近六成投资者没有明确止损策略。调查显示,21.1%的投资者不重视止损策略,认为“即使股票价格下跌,只要我不卖出,就不会亏损”,38.5%的投资者对止损持不明确态度,只有40.4%的投资者倾向使用止损策略。
4.投资者持股较为集中。调查显示,超半数投资者持有股票低于3支,平均持股4.9支,较上年平均持股5.1支有所下降。
六、从投资盈亏原因看,投资亏损与投资者的经验、知识与研究不足、非理性行为密切相关。
1.调查发现,受访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自己的投资经验不足”(52.5%),“自己的投资知识不足”(49.8%),“经济形势的变化”(31.5%)。
2.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盈利状况的受访投资者行为发现,与盈利投资者相比,亏损投资者发生频繁交易和处置效应(指“个人投资者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现象)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7.3%、47.3%,相应高出10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而使用止损策略的比例是38.0%,低4.5个百分点。同时,亏损投资者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比例是22.5%,低10.8个百分点,阅读金融机构研究报告的比例是32%,低9.3个百分点,听信传言、听人荐股的比例31.4%,高出6.2个百分点。
七、从投资者知权和行权状况看,知权比例有明显提升,行权意识和能力仍待提高。
1.投资者知权状况明显改善。调查显示,知权投资者平均占比44.1%,投票权、知情权的知权比例超过55%,各项权利的知权比例较上年有5%至10%的增幅。
2.投资者行权意识和能力仍有待提高。调查显示,通过网络投票形式行使投票权的投资者比例只有25.2%,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了解上市公司情况行使知情权的投资者比例只有22.4%;行使其余各项权利的投资者比例均未超过10%,甚至超过一半的投资者(52.5%)从未行使过股东权利。
八、科技监管、发行并购重组改革受关注度较高,投资者对创业板改革充满期待。
1.对于2018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大举措,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推进科技监管”(占比66.0%)和“加快股票发行制度和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占比64.5%)。此外,65.7%的投资者对于境外上市的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回归A股市场较为关注,表示有投资兴趣。
2.创业板改革备受关注,近九成投资者表示创业板应当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其中,74.6%的投资者支持对企业首发条件中的财务标准作出优化安排,57.6%的投资者支持对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首发条件作出优化安排。
九、投资者对2018年股票市场信心总体向好。
1.对于2018年股市,投资者信心总体向好。调查显示,39.0%的投资者倾向乐观,较上年增加10.8%;51.1%的投资者持中性态度,较上年减少5.9%;9.9%的投资者表示悲观,较上年减少4.9%。投资者积极评价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63.1%的投资者认为长期利好股市;26.7%的投资者认为短期股市会上扬。
2.从市场风险看,投资者最担心的依次是,“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债券到期兑付金额增长较大,债券违约事件可能大幅增加”(59.0%)、“资管新规实施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短期内可能导致股市资金面收紧”(57.6%)、“全球逐步进入加息周期,利率走高将可能导致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总体下降”(55.4%)。此外,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美国股市高位回调风险传导等,也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风险因素。
32 条回复